(原标题: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门禁系统发展方向)
随着商业大厦、智慧社区的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出入口控制场所选择部署智能门禁控制管理系统,以期实现高效率、高安全的通行权限管理。但来来往往的人员中,既包括了大量的内部业主、内部员工、商户等,又包括了众多顾客、访客等,使人员出入口控制管理工作呈现管理维度高、管理对象繁杂、安全隐患多、管理人员工作量大、技术素质要求高等更多新特点。
我国门禁控制管理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发展较晚,主要产品系统架构由国外品牌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并经历了本地化的长时间发展。从早期模仿学习开始,国产品牌历经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始占据行业主流位置。
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门禁品牌产品沿用国外射频IC卡作为信息载体的做法,间或发展前端式生物识别技术,在技术创新上显得后劲乏力。
现存传统门禁控制管理系统无法迎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新需求,尤其是在面对开放式社区、访客管理、人员身份识别、智慧社区等应用场景,技术发展缓慢。不足如下:
射频IC卡携带困难,用户往往需要持有多张IC卡,造成不便;
多张IC卡通常频率相同,存在互相干扰的情况;
射频IC卡存在登记授权、丢卡挂失、黑名单等多个复杂的管理环节;
访客管理缺乏整体联动、用户体验好的软硬件机制,进而变成了门禁控制管理系统的一个薄弱环节;
对访客通常采用人工登记检查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且侵犯用户隐私;
现存门禁管理安保部门与用户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工作方式,效率低下且相互关系紧张;
现存生物识别技术采用前端机具式本地识别,识别速度慢且对用户操作要求高。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创新技术浪潮的不断推动,传统意义上属于偏硬件、重应用的门禁控制管理行业也开始吸引大量新进移动互联品牌的进入,跨行业的技术不断涌现,正掀起革新的浪潮。
以智能手机为核心载体,蓝牙4.0、二维码、视频流人脸识别、APP、微信等创新技术的产业化成熟,使“互联网+”环境下的门禁控制管理行业,呈现了蓬勃的发展态势,也吸引了大批创业者、风险投资者的兴趣。
本文将从技术应用层面,浅谈上述创新技术的特点及在门禁控制管理领域的发展前景。
1. iBeacon蓝牙4.0
(1)技术特点
蓝牙4.0技术是低功耗、高速率、可靠稳定的通讯技术,由于苹果公司的iBeacon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推动,不仅在身份识别领域,而且在室内定位、电子信息营销领域发展迅速。
采用iBeacon蓝牙4.0技术的门禁控制管理系统采用智能手机APP与蓝牙门禁读卡器配合,主要面向内部人员的便捷使用。其主要技术特点和优势体现在:
采用智能手机平台APP,无需卡片或其他介质,有效降低用户的携带困难,提升用户体验;
手机蓝牙开门,无需网络支持;
支持触发开门或贴近开门;
手机APP兼容Android及iOS平台;
高安全性能密钥由管理方后台管理,管理方无需担心安全隐患;
系统可实现密钥发放、取消管理,用户可自行备份或添加激活;
支持中远距离识别快速开门,可兼容通道门、速通门、电动平移门、停车等多种应用场景;
系统兼容IC卡及生物识别前端设备的接入。
(2)系统结构
下图是一个常见的蓝牙门禁管理系统网络结构图:
下一篇:智慧社区建设阳城社区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