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城市到平安城市再到如今的智慧城市,以绿色、智能、安全为主题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迅速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安防行业成为智慧城市基础技术支撑之一。为此,在十三五规划下我国的智慧城市安防建设会有新的变局。
智慧城市建设极大拓展了安防市场需求空间。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已经确定了300多个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十三五”期间将会进一步扩大试点或在部分省市全面推广。2016年发改委联合八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一是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和精细化,基本形成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二是要实现生活环境宜居化,提高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形成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在线防控体系;三是要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使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
安防技术应用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和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技术支撑和社会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防盗报警、楼宇对讲4大类设备将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近两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技术逐渐成熟,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技术应用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日渐凸显,极大地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约性、监测感知实时性和管理服务的精准性。
围绕改善民生、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关注点,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城市现有信息化基础,融合先进的城市运营服务理念,建立广泛覆盖和深度互联的城市信息网络,对城市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全面感知,并整合构建协同共享的城市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利用,从而为城市运行和资源配置提供智能响应控制,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决策依据及手段,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智能信息资源及开放式信息应用平台的综合性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
1号社区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一整套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前端社区安防硬件(云门禁、云车场、云可视对讲、智慧门、梯控等)将社区内安防硬件全囊括,后端各方平台(社区物联网平台、智慧物业平台、电子政务平台以及社区生活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而目前,零壹已经有了超过200家城市合伙人,覆盖全国大小城市。